
说起幼儿园老师,相信绝大部分人脑海里都会浮现温柔美丽的女性形象。根据全国统计结果,学前教育工作者中,男女比例约为3:97。针对此现象,中国青年网湖南频道的记者周亿颂于12月5日走访了北大学园幼儿园。
在长沙市开福区北大学园幼儿园里,陶佳是20名幼师中唯一的男性。2011年,非常喜欢孩子的他辞去英语老师的工作,当了一名幼师。显然这样的决定并不被理解,身边的人都说:“一个本科生去做幼儿园老师太屈才了,而且这种带孩子的活儿压根就不是男人做的。”
学前教育对孩子的人生至关重要,国外从事幼师的工作者都是本科以上学历。
每天早上7:30,和其他女老师一样,陶佳需要给班上的孩子穿衣服、扎辫子,带他们上课、玩游戏。这样的生活有点繁琐,但很充实。
“孩子们都不叫我老师,而是直呼Michael。在这里,我更喜欢用一个大哥哥的身份和孩子们接触。”作为幼儿园唯一的男老师,陶佳非常受欢迎。只要一进教室,孩子们就蜂拥而至抱住自己,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总让他觉得分外暖心。
幼儿园有一名叫Jacky的小男孩很挑食,不爱吃肉,吃饭时总会把它们挑出来。通常幼儿园的女老师都会蹲下来,用亲切的口吻告诉他,挑食是不好的习惯,饮食需要营养均衡。这样的方法对这个倔强的小男生并不管用。
陶佳说: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被褒奖,所以每次Jacky吃肉了,我就会在班上大声表扬他。”这一做法显然很有效,表现好,第二天就让他做值日生。一想到自己能管理其他同学,Jacky瞬间动力十足。经过一段时间后,他便不再挑食了。
陶佳老师给孩子们上课。
女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细心、友善,男老师则培养的是孩子的独立、勇敢、顽强和有担当的品格。只有“阴阳调和”,孩子在成长中才能形成“性别同一化”的完整人格。
现在很多男孩的家长都反映,孩子胆小、怕羞,爱哭鼻子,说话奶声奶气,个性像女孩。这样的现象与孩子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,孩子在家一般都是妈妈带、奶奶带、外婆带,幼儿园又都是女老师。
在幼儿教育中需要一个充当父亲的角色,给孩子带来一些“阳刚之气”。北大学园幼儿园特别注重男孩女孩的个性发展,陶佳经常带孩子一起游戏,并鼓励男孩子多参与一些体育活动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陶佳将勇敢、冒险、拼搏的品质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。让男孩子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,长大后成为真正的男子汉。
“孩子是我们的未来,他们的健康成长,离不开一大批富有职业精神的男幼师。”陶佳相信,随着社会的进步,人们思想观念也在进步,将来会有更多男幼师出现在孩子们身边。
来源:中国青年网湖南频道 2014年12月5日